日本绘本之父松居直曾这样描述绘本:“绘本,是适合0~100岁阅读的书。”不同年龄的人,在阅读绘本中,因阅历、思考方式、成长路径的不同,都会生成只属于自己的唯一的感触。
需要注意的是,孩子升入小学后,绘本阅读应与幼儿园时期有所区别。小学生与幼儿读绘本的不同,主要是以下三点:
01
阅读目的不同
幼儿园读绘本主要是通过阅读,让孩子感受阅读的快乐,养成阅读的习惯。
小学生读绘本,除了仍然有感受阅读的快乐、养成阅读的习惯的作用外,还可以将绘本作为阅读资源与课内学习形成有效互补。从相对容易入门的绘本开始,通过精读、深度阅读,在阅读中实现识字、练习口语表达、学习写作等方面的需求,为孩子在课堂上学习提供帮助。
02
阅读方法不同
从阅读方法上来说,小学除了按照原文朗读,还可以在阅读的过程中,有意识地关注某些精彩的字、词、句或者片段,多利用绘本留白的地方和孩子一起讨论,练习口语表达。
还可以分析绘本写得精彩的原因,学习一些能够借鉴的写作方法,将阅读中学习到的经验迁移到将来的写作中,为孩子的写作打下基础。
03
阅读感受不同
幼儿读绘本更强调亲子阅读,提倡的是以声音为媒介,成人与幼儿的情绪、认识、趣味等各方面的交流。
小学生读绘本,更多是和绘本直接的交流。理解其中的趣味、情感、文化等,获得阅读的愉悦,养成阅读的习惯,培养解读能力,最终理解图画书所表现的作品主旨和作家的风格,获得多元价值。
所以,能够真正吸引他们阅读的绘本,一定是情节丰富生动,语言优美、朗朗上口,故事扣人心弦,想象力奇特,有上升动机的鼓舞价值,能传达感动,讲述成长和探索,具有永远且普遍的价值观的好书。
童书奥斯卡,只读经典好书!